-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国内炒股证券平台_炒股线上配资申请_实盘股票配资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2月26日上午,在东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大会后,8位政协委员分别代表不同单位、界别作现场发言,聚焦经济发展、“百千万工程”、交通建设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建言献策,服务东莞高质量发展。其中,东莞市政协委员、中国散裂中子源副主任童欣建议股票配资114,加大对大科学装置的科研支持,“钱要更多一些,政策要更好一些。”
市政协委员、中国散裂中子源副主任童欣:
对大科学装置的科研支持,“钱要更多,政策要更好”
东莞市政协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散裂中子源副主任童欣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于去年正式启动建设,今年也将迎来建设的关键一年。先进阿秒激光设施,也于今年正式启动建设。但目前,东莞对大科学装置的支持主要在工程建设方面,用于科学研究和用户培养等项目经费略显不足。
童欣表示,在科研项目经费投入方面,随着散裂中子源一期的建成运行和二期工程的启动,装置的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用户群体也越来越多。“相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势必限制散裂中子源的发展,包括但不限于in-house科学研究、用户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
此外,对东莞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用户的培育缺乏政策性的宏观引导。“目前散裂中子源装置服务的企业类用户虽然基本上都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但仅约占用户总数的5%,而东莞本土企业占比更低。”童欣称,此前,散裂中子源曾多次组织走访市内多家企业开展调研,但相关企业受经营压力所限,投入研发特别是高端研发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简单来说,就是钱要更多一些,政策要更好一些。”童欣建议,一方面,加大对基于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开展的科学研究的经费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项目等方式,促进装置的开放共享和成果产出,提升散裂中子源、阿秒激光等装置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大科学装置的影响力和行业辐射力,打造科创东莞的城市名片。
另一方面,推动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成果在莞转化。政策支持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阿秒激光装置和南方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中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在莞产业化。依托大科学装置,布局面向产业的科研方向,引进相关领域国际顶尖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培养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和技术骨干。
此外,制订依托大科学装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发挥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独具的科研优势和平台优势,推动大科学装置和企业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共同开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建设联合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省的重大科技专项。同时,加强政策宣讲,组织企业凝练行业共性问题,攻关行业“卡脖子”技术,与大科学装置实验技术融合发展,以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对产业技术的强大升级能力。
在发言的最后,童欣提出自己的期望:“希望各位领导各界人士能够更多地来散裂中子源考察调研,进一步了解大科等装置的情况和基础研究工作,并在未来与我们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升级,支持大科学装置主导下的基础研究,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打好基础。”
市政协委员连汉森:
建议打造莞港产业科创合作集聚平台
东莞市政协委员、连氏(光明)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连汉森带来了“强化莞港产业科技合作 助力东莞提质发展”的主题发言。
“东莞和香港同为大湾区城市,在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莞港合作前景广阔。”连汉森表示,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发展战略;而香港是大湾区内生产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城市,研发创新能力强。
此外,莞港两地产业科技合作的互补性强。当前东莞存在科研创新人才储备不足、与国际前沿科技对接不便、科研管理体系不成熟和科研基础薄弱等短板。“推动莞港共建科技园区,可以实现两地取长补短,促进双方优势资源融合,携手高质量发展。”同时,莞港产业科技合作已在不少在莞港资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得到实践、取得实效。
为此,连汉森建议,一方面,发挥港资企业在两地产业科技合作的带动作用,具体包括:制定推动香港企业实施“智改数转”专项行动方案,支持港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香港科创资源合作,转型发展;出台政策,引导支持香港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参与东莞传统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扶持一批龙头港资企业,发挥企业在产业链的主导优势,通过数字化建设整合上下游供应链资源,打造产业集群;鼓励牵头产业协同创新,集聚创新资源,培育产业创新生态。
另一方面,打造莞港产业科创合作集聚平台,包括:加强与香港政府对接,争取联合开发滨海湾新区,打造莞港产业科技合作高地;瞄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用好滨海湾算力中心、边端智算节点、应用场景开发等资源,大力招引香港相关创新项目和团队。
同时,两地联合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结合香港科研优势领域,重点招引扶持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项目入园;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借鉴香港科学园运营经验,引入香港专业园区的管理团队,并配套建设为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法律、知识产权服务的港式服务中心,助力携科研成果来莞转化的香港企业融入内地产业生态等。
民建东莞市委会副主委谭福龙:
建议对立体停车场和路内停车位实施动态调价
民建东莞市委会副主委谭福龙围绕“破局‘停车难’,为城市‘疏堵’”做了主题发言。
谭福龙表示,当前,东莞汽车保有量已达440余万辆,位居全省首位,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主要问题有:乱停乱放、违法占位等现象较为普遍;路内停车位规划设置不合理;立体停车场的使用效率较低;部分路内停车收费标准过高。
为此,谭福龙建议,一方面,优化路内停车布局。对于那些规划不合理的路内停车位,应及时调整和优化。在规划停车位时,引入动态管理,通过可变车道和智能地锁,实时调整供给,结合交通流量数据,优化布局,提升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调整停车收费标准。推广“分时计价+区域差异化”收费模式,对立体停车场和路内停车位实施动态调价,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车辆向立体停车场和外围区域分流。同时,鼓励村、社区停车场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位置实行差异化收费,对于偏远的停车位降低收费标准,引导群众有序停车。
此外,加大对商铺私自占用门口车位行为的整治力度;在全市设置和完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引导群众快速找到可用车位,开发统一的停车诱导APP,接入路内、立体、共享停车场数据,提供实时车位查询、导航、缴费一站式服务。
同时,总结市机关二号大院和市行政办事中心等对外开放停车位的经验(目前,机关二号大院开放了298个,市行政办事中心开放了250个),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内部停车位向社会公众开放,实现错峰停车。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黄慧萍 李晓艺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股票配资114
Powered by 国内炒股证券平台_炒股线上配资申请_实盘股票配资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